血管外科专家教你“摸动脉识血管病”

发布日期:2010-01-04
气温骤降 三高人群、抽烟的人要注意了
动脉硬化闭塞的老人越来越多
血管外科专家教你“摸动脉识血管病”
      81岁的姚大爷前两天腿脚又犯病了,而且越发严重,今年上半年出现行走约500米后双下肢酸痛,以右小腿明显,休息后好转,但行走相同距离后又出现相同症状,因为年纪大了,想想小毛病拖拖过去算了,也就没到医院去看,没想到腿上的毛病越来越厉害,今年11月出现右小趾发黑坏死,疼痛剧烈,晚上都睡不好觉。由于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又是血压高又是冠心病。
      姚大爷是安徽人,当地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只有截肢了,家人想想老人都到了八旬的高龄了,再没个腿的那也是变相的伤害。姚大爷的外孙后来通过网络查到了杭州三院的血管外科,打了很多回长途电话咨询,和全家商量后最后决定把姚大爷送到杭州。
      接诊的市三医院血管外科王晓栋通过细致的专科体检,初步诊断:两条腿的髂-股动脉都有问题,甚至可能已经闭塞。
      考虑到姚大爷的高龄及病情复杂,加之家庭经济情况并不是太好,王医生一起的治疗组建议先做动脉造影再决定治疗方案。动脉造影的结果证实了医生的初步诊断,姚大爷双侧的髂动脉都严重狭窄,右侧的髂动脉甚至有一段已经闭塞了,两条大腿上的股动脉也都闭塞了,仅靠着大量的侧枝细小血管在代偿。最后王医生一组医生为姚大爷做了花了不到1小时的双侧髂动脉打通术,术后姚大爷冰冷的下肢皮肤立马热了起来,当天晚上就睡了个安稳觉。
       市三院血管外科王医生介绍,这几天像姚大爷这样的患者在他门诊期间,平均每天能碰到5-6位,最多一天有10多位,比前阵子明显增多。他解释到,冬季由于气温的骤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也越来越多。这类病人通常都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及大量吸烟史(主动或被动)。早期往往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就像姚大爷那样行走一定距离后出现下肢的酸痛,休息后行走反复出现。而段时间是治疗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病情加重,就会出现足趾发黑、肢体坏死等严重表现,甚至会引起全身心、肾功能衰竭而导致生命危险。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不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诊断非常方便,仅需专科医生的简单体检即可明确。
       在门诊记者发现有位老先生也来做血管检查,今年69岁的退休师傅金师傅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外公和母亲都死于血管疾病,他很担心自己出现类似的病,自己就及时过来检查检查。
      王晓栋医师指出,老年朋友如出现走路不便、走一会儿就需休息一下的情况,可得提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很有可能是动脉硬化闭塞后引起的间歇性跛行;此时如果不注意诊治,很有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病变静息痛甚至坏疽。
      王医师教了一套通过摸下肢动脉识血管病的方法,他说方法非常简便,关键是要找到股动脉(位于大腿根部)、腘动脉(位于膝盖后侧)、胫后动脉(内脚踝骨附近)和足背动脉(脚背处)四个点。张强主任医师解释,将手指并排放于这四处动脉上面,能感受到动脉的正常搏动,表示下肢动脉基本正常了。反之,如摸不到某个位置动脉的搏动,则很有可能说明出现血管闭塞的症状。
                                                                                                             黄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