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就是生命,品质铸就品牌
质量就是生命,品质铸就品牌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掀起“持续质量改进”热潮
如何提升急诊手术的麻醉质量?如何进一步降低药品比例?如何确保电子病历医嘱确认签名的及时性?如何提高门诊处方首次开具的正确率?2013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期汇报会在一阵阵热烈的讨论声中拉开了帷幕。全院立项的68个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经过4个月的酝酿和实施,争先拿出初期改进成果并制作成PPT参加中期汇报。医务科初审评选出10个较有代表性的优秀项目,最终由院领导抽取4个参加了全院性的现场汇报。
自今年4月1日起,医院在全院推出了为期9个月、以“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安全”为主旨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竞赛活动”。医院期望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员工持续质量改进的意识,营造不断追求医疗质量、拒绝医疗缺陷的良好氛围,最终达到“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共同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本次活动分为5个阶段进行:①医疗质量问题、医疗安全隐患排查与梳理阶段;②立项与制订改进计划阶段;③持续质量改进实施阶段;④中期汇报阶段;⑤验收评审阶段。按照计划,活动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持续质量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的一种质量管理理论,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医院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本次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竞赛活动的参赛项目将采用的核心工具——PDCA循环工作法,是卫生部及卫生厅等级医院评审、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认证(JCI认证)认可的重要质量管理方法,它是指在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的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等工作的循环过程,是持续质量改进的重要方法。
活动初期,医院邀请了卫生部评审专家、浙二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戴晓娜主任给全院职工进行了一次专题辅导讲座。讲座紧紧围绕“持续质量改进工具与方法”这一主题,通过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和图表,涵盖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质量改进的要求、质量改进的理念与工具、PDCA循环及案例介绍、品管圈及案例介绍四个方面,使得持续质量改进的理念和方法更加深入人心。
活动号召发出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积极响应,围绕本科室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医疗质量问题和医疗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梳理,共计立项PDCA项目62项,品管圈项目6项。随后,各科室针对改进项目深入分析原因,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进计划。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之一,药剂科还结合工作实际需要,成立了6个品管圈,不少是由药剂科临床药师与所在临床科室合作共同开展的,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把品管圈的理念首次带进了临床。
活动开展至今已有4月余,从隐患排查到立项整改,从对策拟订到方案实施,全院各科室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其中不少项目通过改进工作方法、改善工作流程,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减少了医疗隐患的发生。
持续质量改进,不仅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更要有改变现状的勇气;不仅需要除旧布新的智慧,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我们相信,每减少一个缺陷,改进一个不足,我们的质量就提高一步,患者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拭目以待,共同期待丰硕的改进成果!